
首頁
為我的小刀加點個人色彩吧 #下擾流
- 詳細內容
- 類別: 大型重機
- 建立: 19 九月 2018
- 瀏覽數: 2815

大叔認為,跟四輪機具相比,機車是更為個人化的交通工具.
「四輪移動軀幹,二輪觸動靈魂」,這句常被引用的摩托車經典語錄,也可以用來說明為何多數的摩托車擁有者都會想要改裝自己的愛車.每個靈魂都是獨一無二的,當與非常個人的交通工具結合,當然是要改裝成表現個人的樣子.而且,多數摩托車的改裝(引擎、制動、骨架、電系除外)是可以DIY完成的.
這裏大叔說明一下個人的定義:
- 加裝:原廠或是協力廠商為車型專門開發的產品或是套件,幾乎不需要任何修改,即可取代原本的或加裝在摩托車上.
- 改裝:不是為你的車款設計的套件.套件需要進行修改,或是修改車上的零件才能安裝.
通常加裝的套件因為專車專用,所以價格都比較高昂(其實應該是非常的高昂...).而改裝套件,因為不限定車種 (但也不是非常合用),所以多數價格較低廉(低~~~很~~多~).想必各位看官可以猜想的到,大叔用的都是「改裝」套件了.其實以現實狀況而言,大叔的 Suzuki Gladius SFV650 目前已經停產,產品線由 SV650 接棒.而 SV650 可說是除了引擎與車架以外,整個外觀都打掉重練了.所以,想要找專用改裝品,也是少得可憐.
大叔的小刀(Gladius)娶回家時,車上已經有不少的改裝品了:
- 風鏡:裝在我車上的應該是兩組套件湊出來的.風鏡的支架(上面有Gladius字樣)是固定在前叉的上固定螺絲上,這種方式推測是原廠的支架.但是,風鏡卻不是原廠的短風鏡.猜想前人車主應該是倒車或甚至摔車,把原廠風鏡破壞了.雖然這組在高速時有作用,不過樣子真的... 痾... 不滿意.(這是一定要改的)
- 加高座墊:這應該是這部車上我最喜歡的改裝.不但提供較為舒適的乘坐感覺,線條也遠比原廠的更加玲瓏有致.雖然可能座椅高度應該遠高於原廠的785mm,但小弟剛好170的身高,還是可以輕易的雙腳支撐.(已經改的很好了,不用動)
- 霧燈:大叔認為這是夜行最重要的改裝.雖然今年7/1起,就可以自行為自己的愛車換裝 LED 的大燈燈泡,但以本車只有一個主燈的設計而言,即使換上 LED 燈泡,面對路上的燈魔還是難以匹敵.況且,大叔認為目前的車用 LED 燈具賣價都太昂貴,這價格耍帥的成份居多(大叔在剛好在 LED 照明業界待了頗長的一段時間).因此還是續用傳統的55W鹵素燈泡.外加兩顆改裝的 20W LED 霧燈,反而更能確保看清楚路面的狀況.只是使用上要小心,非必要不要開啟.(這組還不錯,留用)
- 行車記錄器:可能是對岸的無名品牌,因此也不用苛求太多,至少有,而且還是前後都有.(先求有了...)
- 加高與加寬手把:這是目前大叔最不喜歡的改裝.小刀整個車身大小,就相當於一部黃牌機車而已.但前車主可能為了長途騎行的舒適,把手把改成寬把,並且加高了固定的位置.這樣在視覺上,其實是不協調的.(要不是改手把工程浩大,不然早就換掉了)
- 後土除:這個靈感來自 Ducati Diaval 的仿製品,沒想到裝在小刀上還意外的搭.(留用)
接下來,大叔要陸續紀錄小刀的「進化」過程.
下擾流
V-Twin 引擎雖然讓分類於紅牌級距的 Suzuki Gladius SFV650 看起來比較苗條,但大叔總覺得引擎下方有點空虛.為填補這空虛感並讓車身線條更為完整,安裝「下擾流」是勢必要進行的改裝工作.
數天的資訊收集後,大叔的結論是:買不起,再見!
網路上販賣的專用下擾流(SV650 / SFV650 其實可以共用),價格約在 145~204 美金之間.(是的,你沒看錯,大型重機的改裝品就是這麼貴.而且,這還是國外網站上的價格.若在台灣跟進口商買,不知價格會飛到哪裡.)
就在準備把這件事擱置的時候,臉書網路社團的車友,分享了他參考其他車友取用對岸車款(Kinlon JL150-56)下擾流進行改裝的照片.這對大叔而言,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當然不可以放過這車友!向車友探聽並取得重要情資後,終於在淘寶買回幾乎所有需要的「零件」了.
既然說是零件,想必「安裝」過程不會太輕鬆.不過這改裝的過程不是大叔想要紀錄的,因為過程太血腥,而改裝方法也是非常個人化的(大叔甚至出動了手持砂輪機.別擔心,是用在零件上,不是用在小刀身上.).大叔的方法,不一定適合你.
終於在耗費整整一個下午後,我的小刀也有了下擾流了!而且還是跟骨架幾乎相同的紅色!
大叔敝帚自珍的認為,這樣的搭配比原先空蕩蕩的「下體」要好看 100 倍,而且看起來有像是原廠特套件~(這就是改車的另一個用意:車主自己會很開心,哇哈哈~~)下圖是改裝前後的比較,是不是視覺馬力增加了至少 30 匹?是不是~?
留言
你有在小刀臉書群嗎?還是LINE群?
不需要修改擾流,不過整個安裝需要不少DIY.你必須:
其他車友的方法是,螺絲柱穿過變速箱下方的閒置孔,提供下擾流兩個鎖點.另一個鎖點,可鎖在排氣管上.
我的方法是,準備四個管束.拆解後與安裝鐵片結合,變成具備洞洞鐵的管束.這樣都鎖在排氣管的適當位置後,就有四個理想的鎖點了.
以上,提供給你參考.
看來,將來分享改裝時,還是把血腥的過程記錄一下比較好.
此留言的RSS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