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叔我是個星戰迷,而且打小就對星戰相關的遊戲非常的著迷.
2015 年美商藝電發表了(我認為是)星戰遊戲史上最膾炙人口的作品:星際大戰 戰場前線(Star Wars Battlefront).這款遊戲不論是遊戲內容、畫面、進行都是劃時代的巨作.雖然是個沒有故事線的線上遊戲,但多樣、有趣的組隊玩法還是讓大叔犧牲了不少睡眠時間.
星際大戰 戰場前線
2017 年,藝電發表了續作:星際大戰 戰場前線 II.不論在畫面品質與遊戲內容又再一次提升,成為史上最多玩家卻同時也是名聲最臭的星戰遊戲.
關於遊戲的簡介,可以參考這裡:星際大戰:戰場前線II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
儘管自發行至今的風風雨雨差點徹底毀了這款遊戲,但平心而論,一款上線超過四年仍有許多的忠貞玩家,仍有 YT 持續上片的線上遊戲, 至少在耐玩度上面已獲得巨大的成功.
波巴菲特與風暴兵
遊戲本身因繼承星際大戰的龐大故事題材與影迷的巨大壓力,其實處處可看出製作團隊想在遊戲中還原星戰宇宙的企圖心.不論在主要英雄人物、人種、武器、載具、星球環境…等等都忠於原故事設定,連在電影出現的各種風暴兵與細節都一一重現.這樣的龐大製作手筆,即使是不玩遊戲的星戰迷都抗拒不了.
時間為第二顆死星被摧毀,銀河皇帝白卜庭同時身亡,伊登瓦西歐(Iden Versio, 帝國軍特種部隊煉獄小隊隊長)執行後續任務的過程為遊戲故事線.
原則上,所有的遊戲者都是以一般士兵進入遊戲,死亡重生時可選不同的兵種.先取得足夠戰鬥分數的人即可換用菁英部隊、地面載具、飛行器甚至是英雄角色進行遊戲.
雙方各20人對戰.一方為守,一方為進攻.每局分三階段,每個階段的據點被攻破即解鎖下一階段.在任一階段弱攻擊無法攻破據點,則遊戲結束守方勝利.若守方在第三階段被攻破,則攻擊方勝利.
雙方各32人(12 個人工智慧玩家)對戰,首先佔滿 5 個據點的即可進入敵方母艦內戰鬥.若時間內摧毀戰艦,則獲勝;若沒攻下,則退回地面重新佔領據點,直到一方的母艦被摧毀為止.
此模式進行方式與入侵戰類似,不過只要 4 個人組隊即可,敵方與我方其他士兵則全數為人工智慧操作的戰鬥單位.
戰鬥場景來到太空,戰鬥單位改為星際戰機.一樣,死亡重生時可選不同的戰機.先取得足夠戰鬥分數的人即可換用精英戰機甚至是英雄座駕進行遊戲.
分光明面與黑暗面,雙方各 4 人可自由選擇英雄來對戰.開局雙方各有 35 個生命值可使用,每死一位英雄扣一個生命值,先把生命值耗用完畢的一方則失敗.每位玩家操作的英雄死亡時,可選擇要不要換角色與配置不同的星際卡.此模式可以盡情感受每個英雄不同的戰鬥技能與生存能力,組隊也容易,是最多人玩的模式.
以上是大叔比較有興趣玩的模式,只佔了所有遊戲模式的1/3,二代遊戲也繼承部份一代的模式,但就真的比較少人玩了
所有英雄角色
在英雄角色部分,首發就釋出了14位,分為正反派,每位能力皆不同.這些具備較高的生命值的角色,不論是使用超級技能或強化的武器,若使用得當,一場遊戲下來斬殺數百線上一般兵種玩家也絕非難事.
之後又陸續追加了:
這是在英雄爭霸遊戲模式中,使用達斯維達進行的影片
這是在英雄爭霸遊戲模式中,使用莉亞公主進行的影片
普通兵種
除非進行英雄爭霸或是英雄對戰模式,這是遊戲各種模式下最經常碰觸的人物.士兵因故事線的三種勢力(銀河帝國、反抗軍、第一秩序),分別為反抗軍、風暴兵、機器人大軍,不論哪種勢力,兵種皆區分如下:
每個兵種的能力、可使用的武器(槍枝至少20種)、可配用的次要武器也超過 8 種,每個兵種可使用的強化星際卡也都不同,玩家可以在一個程度上,依照自己的作戰方式訂製出專屬的士兵.除了可以客製化兵種,遊戲還準備了各時代各種部隊的外觀與表情可以解鎖,這部分也非常龐大.
以下這部影片就是在合作遊戲模式下,先使用突襲兵之後,再用菁英部隊當中的噴射兵的遊戲紀錄.
精英部隊
菁英部隊是強化的士兵,具備特殊的能力以及更加強悍的生存能力, 有經驗的玩家使用精英部隊甚至能把英雄做掉.
以下這部影片就是在合作遊戲模式下,先使用特種兵之後,再用菁英部隊當中的第一軍團噴射兵的遊戲紀錄.
星戰中常見的地面載具(如 AT-ST, AT-RT)或是飛行器(X-Wing, Y-Wing, TIE Fighter, 千年鷹號… )收錄了至少23款,每款都有不同的武器與作戰方式.
這是使用地面攻擊載具 AT-ST 進行遊戲的錄影畫面
隨著星際大戰 – 天行者的崛起的上映,星戰正史(可能)也正式宣告終止.這也意味著,若後續還有星戰系列的遊戲,其故事線不會是電影主線,而是動畫版或是各種支線劇情了.這樣的星戰遊戲大叔會喜歡嗎?
雖然大叔不時還會玩一下這款遊戲,不過,就在我還記得的時候,以這個影片剪輯來記錄它陪伴我的四年時光.
大叔其實錄製了不少自認為不錯的遊戲過程,若您也對星際大戰有興趣,不妨來這瞧瞧,說不定會手癢喔~
是個混血中年大叔,混台閩以及客家兩種極為優秀的血統.
喜歡搖滾樂、電玩、電影、汽車、大型重機以及偶爾的登山健行.靠電腦為生,略懂音樂、美術、攝影、網站、數位行銷、程式.家中的外號是修修人,常常 DIY 這修修那補補.
星際大戰的忠實粉絲,近幾年只玩「星際大戰 戰場前線」系列遊戲.偶爾會錄製遊戲畫面假裝自己是有名的實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