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懸吊系統是機車各系統中極為重要的部件.
透過懸吊系統,摩托車得於接觸地面的輪胎獲得支撐以及提供必要的緩衝.藉由提供這兩個極為關鍵的功能,輪胎才能牢牢的抓住地面並發揮原本被賦予的使命.懸吊系統不論在車輛的安全性、操控性、舒適性上均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
這裡的操控性除了泛指車輛的操駕感覺之外,還包括了支援輪胎獲得最佳的抓地力.而整個懸吊系統中,避震器所造成的影響最為直接.因此要改善、調整操控或舒適度,最優先考慮的必然是從避震器著手。
但不幸的是,沒有一份文件能直接了當的告訴你完美的懸吊設定數值該是如何.實際情況是,懸吊運作時需要依不同騎士的條件、騎乘風格、喜好以及道路狀況來進行不同的設定.因此,大叔能查到的相關資料,原則上都為指南性質,告訴你設定時的基本原則與方向.
若你想獲得的是「如何快速完美的設定你的懸吊」之類的參考文章,請按「上一頁」,本篇不是你要找的.若你想知道更多關於懸吊調整的資料,以下是大叔閱讀一些資料後整理的.也許對你有幫助,也許沒有,請自行斟酌.
在開始之前,請翻閱您車輛隨附的「使用說明書」或是「車主手冊」,以確認懸吊系統能夠調整的功能與範圍.並不是所有的車輛使用的避震器都具備可調整的能力的,況且不同廠牌的阻尼調整方式可能有不同.若你手上沒有調整的說明,基本上會是:
上圖為 Suzuki GSX-R600/750 K8, K9 使用的全可調避震器.
接下來進入正題:
避震器的預載調整若對了,基本上懸吊的調教就對了一半以上.為何這麼說?先來了解一下預載的功用:
調整預載可被明顯感覺到的是不同的車高的設定,但它並不會改變懸吊的軟 Q 感!(以等線距彈簧來說).以下例子說明預載對於避震器有效行程的影響.
假設彈簧K值為每負載 20KG 下沉 1CM,騎士 80KG,避震器總行程 10CM
從以上例子可看出,良好的預載設定才能讓避震器保持在能運作、能發揮作用的範圍,是調整避震器的第一步.再高級、功能再複雜的避震器若沒設定好預載,也無法發揮其完整性能.一支總是觸底或是讓輪胎懸空的避震器,是無法支撐輪胎發揮其功能的.反之,即使是初階的產品,在設定正確的預載後,以現今的製造水準而言,也可提供足以滿足日常所需的避震以及維持抓地力.
預載的調整,其實就在設定下沉量 (Sag).在設定前,必須先量測以下三項數值,而且前後懸吊都要測量。
將 F1 – F3 以及 R1 – R3 就是要設定的理想下沉量 Rider SAG 或稱 Ride Height,雖然會因為車種(街車、越野車)有些差異,街道車款的一般設定目標如下:
那麼 F2 與 R2 是要做什麼呢?是用來計算自由下沉量 Free SAG.F1 – F2 與 R1 – R2 後我們就能得出車輛的自由下沉量。一般 Free SAG 期望的數值如下:
如果當你 Rider SAG 剛好進入理想範圍,而 Free SAG 還多了一點,那麼就再 加一點預載,讓兩者數字都能在理想範圍為佳。如果不管怎麼調都沒辦法的話, 在車輛懸吊相關組件沒問題的情況下,那麼就需要更換彈簧的 K 值了。不過一般個人來說,如果無法兩者都調到理想,那就以 Rider SAG 為主就好。
最後一點,非常重要,若要測試你懸吊調整的結果,請找空曠安全的地方以行有餘力的方式進行,不要把一般道路當作賽道來使用.
以上就是大叔收集到關於預載以及懸吊調整的筆記整理,下次來分享「回彈阻尼」
是個混血中年大叔,混台閩以及客家兩種極為優秀的血統.
喜歡搖滾樂、電玩、電影、汽車、大型重機以及偶爾的登山健行.靠電腦為生,略懂音樂、美術、攝影、網站、數位行銷、程式.家中的外號是修修人,常常 DIY 這修修那補補.
星際大戰的忠實粉絲,近幾年只玩「星際大戰 戰場前線」系列遊戲.偶爾會錄製遊戲畫面假裝自己是有名的實況主…